“现在我们这里稻田不仅种稻子,里面还有鱼、虾、蛙,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老屯乡村民吴光海笑着说道。
(资料图片)
走进台江县老屯乡,育苗基地里的稻秧早已探出翠绿色的小头,正待收割的油菜青绿饱满,青菜、黄瓜、白菜等时蔬错落有致、郁郁葱葱,虫鸣鸟叫夹杂着习习微风,“唱”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和谐小曲儿,远处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田与山与天形成了美好而和谐的画面。
近年来,贵州台江县老屯乡积极响应台江县委、县政府“2+2+1”(稻+鱼、茶+果2个复合产业,中药材、食用菌2个特色产业和1个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布局,围绕“万元田”“美丽庭院”“百万村集体经济”三大工程,紧盯“稳粮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发展思路,通过广泛宣传、科学种养、培训指导、创新模式、农旅结合等方式,不断创新“稻+鱼”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多赢的“稻+N”路子,有效提高稻田亩产综合产值,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种植提质效
“年初村支书和帮扶干部来到我家动员我今年发展帆布池养鱼,起初我心有疑虑,担心投入后收不回本,但后来他们耐心为我分析市场效益、算好了每一笔‘经济账’,我这才答应。”老屯乡翁你村村民欧成瑜说。
村民口中的帆布池就是养鱼的立体鱼沟。老屯乡为提高农田亩产及市场效益,将稻田按1:9的比例划分为鱼池与稻田,利用帆布池立体鱼沟代替传统的下挖鱼沟,实现养殖水体污染有效减少、水稻养分持续供应,并配套建设微孔增氧设备、进排水系统,发展设施化稻鱼综合种养,实现高密度养殖。同时,积极推广种植价值高、口感好、可溯源的“华浙优210”“中浙优8号”优质稻品种,并对种植、育秧、移栽、管理等六大环节进行统一管理,真正实现种优种、用优法、收优米。截至目前,老屯乡共建设“万元田”3083亩。
培训指导保规范
“上次专家来育秧基地实地指导我们钵盘育秧的方法,我按他说的做,现在育出来的秧苗不仅易于移栽、成活率还高,真是太感谢了。”老屯乡农服中心农艺师唐诚介绍。
为提升辖区内干部及农户对于水稻育秧及鱼苗投放等环节的理论和实操水平,老屯乡通过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等方式,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等上级部门到田间地头针对育秧、移栽、投苗、喂养等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提升农户种植养殖技术。同时,定期组织乡内种植大户、村集体经济公司负责人、“田专家”“土秀才”到稻田综合种养地区观摩学习,以交流促进步。截至目前,共开展万元田技术培训8场3000余人,组织外出学习交流30余次,覆盖600余人次。
“稻+”模式促增收
“以前秋收后我们就把稻田空着了,现在好了,冬天也能收获农产品,过段时间我还能养些稻花鱼。”老屯乡榕山村村民姜涛介绍道。
为提高农田亩产效益,老屯乡通过积极挖掘农田使用价值,以稻+油菜、稻+萝卜、稻+白菜等“稻+菜”等交叉轮作方式,促进农田利用接续化,实现秋冬无闲田。同时,积极发展稻+鱼、稻+虾、稻+鸭、稻+蛙、稻+鳖、稻+蟹、稻+鳅、稻+田螺等“稻+水产”综合种养方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有效提升农田亩产价值。截至目前,老屯乡共种植油菜6500亩,发展“稻+N”综合种养2100余户。
农旅结合强发展
“今年来油菜花海打卡的游客特别多,多亏了村支书当初召集大家开院坝会想出来的点子,这可真是金黄油菜花海铺出村民致富黄金路了。”长滩村村民姜引娣激动地说。
为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老屯乡通过积极拓展“稻+油菜”种植模式效益面,借春季油菜花海举办“花海踏青”、“花海约拍”等季节性活动,吸引游客出游打卡,实现冬种油菜、春来赏花,促进花海经济发展。同时,以“稻+水产”模式为契机,开发摸鱼、捉虾、捕鸭、套蛙等农家休闲捕捞体验服务,有效提升农田效益,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截至目前,老屯乡油菜花海共吸引周边游客1万余人,带动消费15余万元。
据悉,老屯乡今年来已经进行优质稻育苗80亩,其中钵盘育苗12亩,旱育秧68亩,待收获期可实现农户户均增收3000至10000余元,届时一亩亩“万元田”上将“生长出”一家家“万元户”,增收致富步伐蹄疾步稳。
通讯员 余雷 杨颖
来源 中国乡村振兴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