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学制1年、学费1920元、课程含申论行测……日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则“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一经发布就登上热搜。
对于这一不算多见的举动,外界的声音并不一致。支持者认为“这专业接地气”,可让学生学以致用;反对者则质疑,学校是在变相鼓励考公,甚至有人调侃:按照这种操作思路,大学开办三种专业就够了——考研班、考公班和就业班。
在对此事定调前,首先要厘清何为“微专业”:微专业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高校陆续跟进。它既不同于面向高考生招生的专业,属于非学历教育,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也有别于辅修专业,前者更强调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与多个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参照这一定位,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其实有其合理之处。其一,微专业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既然考公热客观存在,高校作出回应又有何不可?从招生简章可知,微专业是在做增量,主要安排在暑假集中授课,对主专业的冲击不会太大;其二,复合型人才是公务员培养的重要方向,课程灵活、学科交叉是微专业的优势,两者有一定的契合性;其三,微专业重在前沿性和探索性,“船小好调头”,若是效果不佳,后续的调整空间也相对较大。
退一步说,不少“公务员能力和公务员文化素养”,对应的正是现代职场所需的写作、沟通等通用技能,有一定的可迁移性。即便不服务于考公,它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眼界开拓也不无助益。尽管如此,难免还是会有人说,象牙塔是安心做学问的地方,不应过于功利主义。但实际上,考公、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和功利主义一码归一码,逻辑上不能直接等同。
正视需求不代表制造需求。正因为社会层面对考公存在功利化的想象,某些培训机构更是极力宣扬“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之能事,某种程度上,高校主动入场,反而有利于发挥职业规划教育的功能。即借助它更了解学生的“主场优势”,引导后者正确认识自我、作出理性选择,继而和贩卖焦虑、收费不菲的“考公培训班”划出清晰界限。
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不是开了什么专业,而在于怎么开展。《西南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显示,设置微专业需要经过调研、制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和评审等环节,并非随意为之。据官方消息,此前该校已正式启动21个微专业试点,“公务员微专业”只是其中之一。就此而言,不必总盯着某些字眼来说事,对存在争议的探索,也不宜一棍子打死。
说到底,与其急着去下一个结论,不如借机深入思考:在就业市场中高校应处于哪一位置,如何释放出微专业的真正价值。毕竟,微专业虽“微”,也是一个紧密的培养体系,而非松散的课程“拼盘”。(高维)
标签: